Author: Zhou Zhenya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12日对越南展开为期两日的访问,中国驻越南大使熊波就此表示,中越双方将签订多项合作协议,中国不仅将扩大对越南的农产品进口,同时,中国也将协助兴建横跨两国的铁路,连接广西与河内。 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在专访熊波时,熊波阐述中越关系是“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志同道合、命运与共。”此外,当被问及美国与越南在今年将双边关系提升至与中国同等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时,熊波表示,中国和越南是“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比美国多了一个“合作”,是越南外交关系中的最高级。 美国总统拜登在今年9月才刚访问过越南,外界普遍认为,美、中两国领导人相继访越,是因为越南是西方在供应链上”对中国去风险”的重要国家,越南对两国的重要性也因此不断提升。 来源:RFA

Read More

12月10日(星期天)是“国际人权日”,由海松会主办,自由雕塑公园及洛杉矶香港论坛协办的中国大陆逃亡香港历史纪念碑揭幕仪式在加州自由雕塑公园举行,现场近200位参与者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立碑机构海松会代表、纪念碑浮雕创作人陈维明、美国东部逃港者代表以及洛杉矶论坛代表等,在仪式上分别发表了讲话。随后,与会者紧握纪念碑两侧的麻绳,在倒数中拉下了覆盖在浮雕上面的美国国旗,完成了揭幕仪式。 据香港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70年代中国逃往香港的人数高达51万多人,其中在1978年至1980年的三年间就有42万人。这一数字尚未包括50年代和60年代因各种政治运动以及大饥荒时期逃离的人数。而根据开创大逃港历史的学者陈秉安的研究,从1951年到1980年的三十年间,约有161.4万人成功逃亡至香港。 “自由乃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利,但是需要用生命来博取,是一种惨痛的经历。这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经历了这种苦难,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史上罕见。我们希望以纪念碑的形式记录这段史实,以警示世人,”主办这次活动的香港海松会会长李民说。 雕塑见证历史:纪念碑再现中国大逃港历史画面华裔雕塑家陈维明表示,他对今天的仪式感到非常欣慰。在国际人权日,他说他深感人权和自由的来之不易,正如他的浮雕所展现的那样。这些作品生动地呈现了人们如何用生命和鲜血来铸造和雕刻这段历史故事,以警示后人,一旦离开了人权和自由,生活是如何的悲惨。“这件作品的背景是50年代至70年代末,发生在中国的大逃亡事件。人们逃离中共暴政,‘游往自由’的历史。在作品的五个场景中,有一个场景是那些逃亡的人,他们用脚‘翻墙’,而现在的人用键盘翻墙,现代人花的是时间,而他们花的是生命和鲜血,”陈维明告诉美国之音。陈维明指出,在逃亡途中,一些人遭遇中共军警和巡逻艇的拦截,倒在枪林弹雨中,失去了追求自由的希望。还有人在抵达香港边境时,为了将孩子托上树而妈妈葬身海底,一个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失去了。“现在那些幸存者又不得不背起行囊,再次逃亡,这是为什么?中国缺乏人权,才会一个接一个灾难的发生,过去发生在中国大陆,现在香港人权又遭到践踏,像周庭,被要求在电视上认罪、歌颂共产党,现在流亡加拿大。中国当前的人权状况非常糟糕,我的雕塑起到一个警示作用,来到这里的人们应该珍惜自由和人权,通过行动来捍卫它们,如果我们不去寻找、支持和捍卫,就会失去它。就像我们在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看到的那样,中国的黑警、公安人员渗透并打伤了很多自由人权人士,将黑暗渗透到我们自由的土地上,我通过雕塑想告诉大家,要用实际行动来捍卫自由和人权,”陈维明说。香港海松会会长李民表示,他今年已经75岁,50多年前亲身经历了从中国逃亡的艰辛历程。他提到,后来逃港的同胞们共同筹资建立了这座雕塑,以纪念那些已故的同伴,愿逝者安息。同时,他强调雕塑的存在是为了向后人发出警示,不论遭遇何等困境,都要永远追求自由和幸福。“那个时候我身在中国的广东省,在农村里看不到未来,因此选择了逃往香港。动机很简单,就是因为感到生活不公平,想要到外面的世界去寻找机会。在那个时代,类似我这样逃亡到香港的人,大概有一万多人丧生,”李民告诉美国之音。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陈立群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她特意从纽约赶来加州自由雕塑公园,参加大逃港雕塑的落成仪式,回顾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大逃港历史。当时数以百万计的人逃离中共,到香港寻求自由,路上有上万人葬身大海,有些被武警、特警打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香港通过他们的建设,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但是没想到,2019年‘国安法’和‘雨伞革命’以后,中共完全否定了香港50年的自由和香港50年不变的承诺,使香港重新陷入共产党的魔爪之下,香港完全失去了自由,”陈立群说。陈立群指出,大逃港雕塑经过了两年的创作,终于在雕塑公园落成。但这两年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有几十万香港人逃离了香港,更加蹊跷的是,在香港人逃离香港的时候,大家又听说了“走线”这个词,其实就是偷渡,成千上万的中国人,通过南美洲偷渡进入美国。“中国一直吹牛说他们的经济好转,经济发达,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继续逃离中国?而且大批量的人逃离中国,说明中国现在经济很差,政治上更加不自由,对老百姓的压迫更残酷。我见了很多偷渡来的人,他们说并不是因为实在生活不下去,就是因为没有自由,不想自己和子女永远活在中共的魔爪之下,所以他们说‘不自由,毋宁死’。中共70多年的建制,是彻底失败的。从逃港潮,到逃亡潮,紧接着走线潮,充分说明了共产党整个统治是失败的。如果说不推翻一党专治,实行宪政与民主的话,中国是永远没有出路的,”陈立群告诉美国之音。 逃亡者的眼中:雕塑公园成为反抗专制的象征 洛杉矶香港论坛发言人林先生(Charles Lam)表示,对陈维明老师成功创作这座雕塑感到很欣慰。他说,这座雕塑所反映的不仅是香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港成为今天繁荣城市的关键元素。他感谢那些来自中国、越南等逃离共产党的人,他认为正是因为他们,香港得以建设成为一个经济中心。 “这是香港历史很重要的一部分,对我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全世界每一个人都有人权和基本的权利,我们看到很多国家都有一点偏向独裁的政权,希望独裁政权都一一倒下,让全世界人民都感受到自由的空气,”林先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 活动参与者刘安琪表示,她感觉今天参加新的雕塑揭幕仪式非常有意义,因为她对这公园非常有感情,她每次在从洛杉矶去拉斯维加斯的路上路过这里,都会下来看一下,感觉非常的开心。 “2018年第一次来这个公园,当时(雕塑)只有六四、天安门和坦克,到了2020年疫情的时候,有了病毒的雕塑,后来被焚烧,后来又重新建起来一个。包括自 由香港、大逃亡等等,眼看着这么多雕塑一个一个建立起来,我感觉非常的开心,希望这个公园在未来能有更多的雕塑,让我们的心里有更多的感动,”刘安琪告诉美国之音。 中国民主党执行长、洛杉矶中国民主平台负责人界立建表示,今天是《世界人权宣言》75周年,人权自由在中国一党独裁专制下,就如同珍贵的金子。为何有这么多人参加大逃港雕像揭幕仪式?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在中共独裁统治下,人们被剥夺了诸如人权、自由、言论、集会等各种权利,甚至连有尊严的活着都成为了不可能。 “一党专治遍地是灾,今天香港的人权自由已经被共产党关进了棺材,香港人再次背上行囊,逃往美国和其他尊重人权的国家,中共到达哪里,哪里迫害遍地。很多大陆人通过各种方式逃到美国,三年疫情让他们明白,在中国,人权自由是奢望和梦想。我希望全世界所有受独裁专制压迫、没有人权和自由的受害者都能早日实现人权和自由,”界立建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 来源:VOA

Read More

新华社记者李超 单玮怡   德国巴伐利亚州因戈尔施塔特市21日举行第九届“巴伐利亚中国日”活动。中德政府和经济界代表在现场表示,期待中德加强经济合作,在数字经济等领域寻找新的合作机遇,释放合作潜力。   因戈尔施塔特市副市长多罗特娅·德内克-施托尔在致辞中表示,“巴伐利亚中国日”活动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成为德中合作的一张“名片”,为两国企业合作创造了平台。   因戈尔施塔特市是德国汽车品牌奥迪的公司总部所在地,汽车产业在当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德内克-施托尔说,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结构转型,人工智能、绿色发展、新能源等技术都给这一转型带来巨大影响。她表示,希望德中双方在汽车行业扩大合作,充分把握转型中的机遇。   奥迪中国总裁温泽岳在发言中说,30多年来,奥迪与中国伙伴深入推进合作,为巴伐利亚州对华交流搭建桥梁。奥迪愿深耕中国市场,参与当地经济发展,尤其是绿色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例如,奥迪位于长春的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将实现以碳中和、全面互联的方式制造汽车,为中国电动出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代表团同德方代表就数字化创新合作展开探讨,在绿色低碳发展和数字化经济领域寻找合作机遇。   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叶荣生在活动上介绍,南京市拥有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并且该市新能源汽车、软件产业、智能电网等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正加速融合。叶荣生说,江苏的产业结构和巴伐利亚州非常匹配,期待德国企业在南京寻找到更多投资机会。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于广生在视频致辞时表示,中德建交50多年来的经贸合作深刻造福了两国企业和人民。德国企业2022年在华投资额达115亿欧元,创历史新高,“这是德企对中国市场和对华投资合作投下了信任票”。于广生说,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大规模的市场和需求。   因戈尔施塔特前市长、因戈尔施塔特应用科学大学巴伐利亚人工智能与交通学院执行院长克里斯蒂安·勒泽尔表示,对华合作是因戈尔施塔特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从汽车工业、教育科研到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医疗等新兴领域,与中国的合作都必不可少。期待双方增进相互理解,发挥各自技术领域优势,共同找到应对未来挑战的解决方案。   因戈尔施塔特市经济促进局经济发展及监管负责人汉斯-马丁·库尔卡表示,创新和城市整体发展密不可分,该市将在移动出行、城市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为德中双方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期待双边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来源:News.cn

Read More

约翰内斯堡 — 本周,美国国务院证实,华盛顿翻新和扩建洛比托走廊的计划正在全速推进,该走廊将穿过矿产丰富的赞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到达安哥拉的一个大西洋港口。 然而,其他国家在非洲进行的如此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投资过去却遭遇了挫折。多年来,中国一直试图通过投资港口和铁路来增加在非洲的影响力并促进贸易互联互通,但结果好坏参半。 北京“一带一路”倡议中一部分产生债务或未完成的项目受到了批评,分析人士认为,这促使该倡议把新的重点集中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的“小而美”的做法上。 现在西方正在介入,美国、欧盟、三个非洲国家和两家金融机构上个月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以开发部分现有的洛比托走廊。 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伙伴关系(Partnership on the Global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代理特别协调员赫莱娜·马特扎(Helaina Matza)表示,本周的在线媒体简报中概述了相关计划,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前启动为期六个月的可行性研究。她说,目的是在五年内建成800公里长的新轨道,预计成本超过10亿美元。 当被问及美国计划如何长期维持该项目并避免其他外国势力在非洲大陆推行基础设施项目时所犯的错误时,马特扎表示乐观。 她说:“并非所有优惠融资都直接流向政府。”她指出,私人合作伙伴非洲金融公司(Africa Finance Corp.)也参与其中,并将提出“运营和维护计划,并围绕能力开发提出计划。” 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中国,但她补充道:“我认为我们从多年来的错误和项目中吸取了教训,坦率地说,我们帮助他们摆脱了困境,因为他们需要翻新的速度有点太快了。”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电子邮件中回复美国之音(VOA),“全球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各项相关倡议不存在相互矛盾或替代的问题。” 刘鹏宇还否认了对北京利用“一带一路”及其项目创造势力范围的频繁批评。 他说:“任何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名推进地缘政治的算计都是不受欢迎的,也注定会失败。” “一带一路”倡议的教训? 中国最大的“一带一路”投资之一是价值47亿美元的肯尼亚标准轨距铁路,该铁路于2017年开始运营,连接首都内罗毕和港口城市蒙巴萨。 这条铁路本应连接邻国乌干达,将重要矿产运往海岸,但它从未到达那么远,导致货运业务陷入困境。本周,肯尼亚政府以燃油价格上涨为由,宣布大幅提高乘客票价。 这一消息是在威廉·鲁托(William Ruto)总统上个月访问中国之后发布的,他当时正在寻求10亿美元的贷款来完成未完成的基础设施项目。一些肯尼亚人还批评该项目没有雇用足够的当地人来运营铁路。 当被问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存在是否有助于为美国/欧盟的新倡议提供信息时,国际智库海外发展研究所(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研究员陈韵楠表示,它已经产生了影响。 她表示:“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在很多方面都受到批评,但它确实取得了成功,它提高了基础设施在发展中的地位,并使得这一领域吸引了更多的兴趣,并欢迎竞争。”她指出,G7(七国集团)现在拥有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artnership for Global Infrastructure and Investment),欧盟拥有“全球门户”(Global Gateway)。首届“全球门户”论坛上个月在布鲁塞尔举行,并签署了洛比托走廊谅解备忘录(Lobito Corridor MOU)。 她补充说:“美国对安哥拉——‘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合作伙伴以及中国基础设施贷款的最大接受国之一——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这一事实清楚地表明他们希望直接在中国的利益领域加强竞争。” 陈韵楠说,虽然一些中国的项目面临“合理的批评”,但如果不与采矿业挂钩,铁路项目可能很难通过客运和货运盈利。 她指出:“洛比托走廊可能比一些东非项目做得更好,因为它们可能直接与能证明货运合理性的矿产/采矿项目相连,但这将是一个考验,看看美国和欧盟将如何应对这些铁路建设带来的挑战。” 这些挑战包括社会和环境影响以及铁路建成后的管理,这些都是中国人遭遇过的问题。陈表示,“鉴于对更高标准的重视”,观察西方现在的表现将会很有趣。 马特扎表示:“我们投资的任何基础设施的理念都是项目透明。” 她补充说,美国希望确保“整个走廊取得成功,生活在该走廊沿线的人们不仅可以参与商业,还可以参与其他真正有利于他们自己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活动。” 非洲的角度 那么,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非洲的百姓更信任美国还是中国呢? 美国之音本周向约翰内斯堡的居民提出了这个问题,想听听他们的想法。 在路边咖啡馆喝着饮料的29岁的音乐家卢约洛·伊巴 (Luyolo Yiba) 显得愤世嫉俗。 他说:“两者都在试图获取矿物,因此很难说这个比那个更好。”他补充说,他怀疑美国主要关心的是帮助非洲人民,并且他预计这笔钱会因为非洲政府的腐败而流失。 40多岁的企业家佐伊斯勒·唐谢(Zoyisile Donshe)认为根本不需要在非洲争夺影响力。 “他们认为非洲就是未来,”他说。“我爱美国,我也爱中国。他们正在非洲创造机会……我认为大多数非洲人更希望他们合作。” 当被问及洛比托走廊最终是否会与该地区任何中国建造的铁路相连时,马特扎表示现在这么说还为时过早,但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她说:“有很多工作正在进行,可能会翻新坦赞铁路,”坦赞铁路是一条连接赞比亚和坦桑尼亚的铁路。 她还表示:“有很多关于一条额外的铁路线可以继续向南延伸甚至穿过莫桑比克的讨论,我们知道我们可以资助、支持和帮助设计什么,我们会一点一点地解决这个问题。” 来源:VOA

Read More

欧盟高级外交官博雷利周六表示,他在访问北京时向中国官员传达的信息是,布鲁塞尔认真对待中国,并希望在地缘政治问题和贸易问题上得到中国同样的回报。 博雷利在结束了为期三天的访问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合作非常重要。” 路透社说,博雷利的访问已两次被推迟。博雷利称,“欧洲非常非常重视中国。”他说。“我们也不希望别人不顾及我们的角度来考虑我们。” 这个由 27 个成员国组成的欧盟长期以来一直抱怨它没有得到北京方面的足够关注,特别是与美国相比,而且中国没有充分承认欧盟在地缘政治事务中的作用。 据博雷利称,“自乌克兰战争以来,欧洲已成为地缘政治大国。我们想用这种方式与中国对话。” 他说,他与中国官员讨论了以色列和加沙的危机,并宣布他的幕僚长恩里克·莫拉将于下周访问北京,继续就地缘政治问题与中国官员接触。 周五,博雷利会见了外交部长王毅,王毅称此次会谈“全面、坦诚、友好”。 两人讨论了中欧贸易紧张局势以及一系列热点问题,包括以色列与哈马斯冲突以及中国利用北京对俄罗斯的影响力制止乌克兰战争议题。 去年欧盟与中国创纪录的4260亿美元贸易逆差已成为两国关系的一个主要症结。上周,布鲁塞尔启动了一项调查,调查是否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EV)征收关税,并称中国电动汽车受益于国家补贴。 博雷利说:“我们有很多地缘政治问题需要考虑,但肯定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我告诉中国同行,只是启动调查。” 上个月在北京举行的会谈中,中国经济沙皇何立峰要求欧盟贸易委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计划本月对中国钢铁制造商展开反补贴调查。 北京还反对欧盟的“碳边界调整机制”计划,该机制将对钢铁和铁矿石等高碳价格商品征收20%至35%的关税。 欧盟和中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举行峰会,博雷利和其他一些欧盟高级官员近几个月来的访问已经为此铺平了道路。 来源:RFI

Read More

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陈爱祯,欢迎您与我一起解读新疆。近期,一名自 2017 年以来失踪的维吾尔民俗学家被曝因“分裂主义”罪名被判无期徒刑正在监狱服刑。而另一名多年前失踪、被中国政府拘留的维吾尔学者则出现在 2023 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入围名单和胜赔率选择名单中。中国政府监禁维吾尔知识分子以抹杀其民族文化及身份,已引起外界对维吾尔“精英灭绝”的重视。此外,三名患病囚犯从新疆监狱释放后不久死亡,据了解,这些妇女都是在十月初的同一周内死亡。本期节目中,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有关情况,相关人士的谈话录音由人工智能合成。 民俗学家热依拉·达吾提 (Rahile Dawut) 九月才被一家美国非政府组织揭露,于 2018 年 12 月被判无期徒刑。而经济学家伊力哈木·土赫提 (Ilham Tohti) 则于 2014 年因类似指控被判终身监禁。他们有一些关键的相似之处,凸显了中国当局在西北新疆地区无情的同化政策背后的个人和家庭悲剧。 出生于 1966 年的达吾提和 53 岁的伊力哈木都在中国体制内建立了自己的学术生涯,在著名大学任教,并通过主要的国家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作品。两位学者与中国和国际同行合作并被视为权威。 达吾提创建并领导了新疆大学少数民族民俗研究中心,并在国际期刊上撰写了数十篇文章和多本有关该地区及其文化的书籍。 伊力哈木是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经济学家,他负责运营 2006 年建立的维吾尔在线网站,该网站提请人们关注维吾尔人在北京统治新疆及其日益严格的宗教和语言政策下所面临的歧视。 达吾提和土赫提的家人有着共同的命运,自 2017 年以来,他们再也没有听到过他们被监禁的亲人的任何消息。那一年,中国对新疆的严厉镇压变得极端,并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其他突厥少数民族建立了再教育营网络。达吾提在美国的女儿阿克达·普拉提 (Akide Polat) 近期告诉自由亚洲电台, “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根本不敢相信”。在谈到她母亲被定罪的指控时,阿克达·普拉提说道, “我母亲的工作、她做事的方式以及她个人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与‘危害国家安全’无关”。 对话基金会透露了达吾提的无期徒刑,并指出自 2016 年以来估计有多达数百名维吾尔知识分子被拘留、逮捕和监禁。 近年来,自由亚洲电台维语组记录了数十起维吾尔作家、学者、艺术家和音乐家失踪和被拘留的事件。华盛顿特区乔治华盛顿大学埃利奥特国际事务学院的中亚问题专家肖恩·罗伯茨告诉自由亚洲电台, “我们在中国维吾尔地区看到的就是通常所说的。人们特别关注知识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国家机构工作,一直忠于国家,没有表现出任何形式的真正抵抗。他们唯一的罪行基本上就是维护维吾尔民族和身份的理念”。 罗伯茨说,精英灭绝“通常被认为是在种族灭绝开始时发生,试图消灭整个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以确保在知识分子中不存在对抹去一个民族及其身份的抵制。 ” 2021年初,在对新疆再教育营系统进行多年的累积报告之后,美国和几个欧洲国家的立法机构正式将维吾尔人遭受的待遇定性为种族灭绝或反人类罪。 中国政府愤怒地否认了种族灭绝指控,称“再教育营”是打击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必要工具,这是对维吾尔人所说的零星恐怖袭击的反应,维吾尔人称这些恐怖袭击是由政府多年的镇压助长的。 北京还发动了一场信息反击,发起了一场全球媒体影响力运动,将中国官方媒体的内容传播到亚洲及其他国家,邀请对华友好国家的外交官和记者分阶段访问新疆,并推广亲中国的社交媒体具影响力者。 近期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外交官向联合国其他成员国施压,要求他们不要参加由一个智库和两个人权组织主办的关于新疆侵犯人权问题的小组会议。 此外,自2020年以来,伊力哈木一直被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提名为和平奖候选人,他曾被美国新闻媒体《时代》杂志列为今年最有可能获得和平奖的三名候选人之一,仅次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被监禁的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阿列克谢·纳瓦尔尼。 在伦敦许多著名的博彩网站上,伊力哈木获奖的赔率比本年度获奖者、被监禁的伊朗女性人权活动家纳尔吉斯·穆罕默迪 (Narges Mohammadi) 更高。土赫提的女儿,菊尔·伊力哈木告诉自由亚洲电台维语组, “世界各地有许多人权问题与维吾尔人正在经历的苦难同等重要,但这些侵犯人权行为的肇事者的国际地位和权力并不被认为是平等的。众所周知,中国政府在西方世界比伊朗政府拥有更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政府是否会因获得诺贝尔奖而释放伊力哈木或在新疆采取温和政策,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似乎正在加倍采取严厉的安全措施和压制维吾尔文化的政策。 2010年诺贝尔奖授予中国异见作家刘晓波后,北京猛烈抨击诺贝尔奖委员会,并对挪威实施贸易制裁。 随着刘晓波入狱,2015年中国首都北京赢得了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权,2017年,刘晓波成为继德国记者和纳粹反对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卡尔·冯·奥西茨基之后第一位在监狱中去世的诺贝尔奖得主。北京当局基本上没有理会全球的强烈抗议。 对于菊尔·伊力哈木来说,提及她的父亲作为诺贝尔奖竞争者“仍然是对他工作的巨大认可,也是提高人们对更广泛的维吾尔族种族灭绝问题认识的机会。她告诉自由亚洲电台维语组, “我希望更多的人了解伊力哈木·土赫提,了解数十万维吾尔家庭正在发生的事情”。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从中国新疆地区同一所监狱释放的三名患病维吾尔族妇女在几天内相继死亡,该监狱的囚犯只有在极端情况下才能获得医疗救治。 十月初,两名 30 多岁的姐妹和一名 75 岁的祖母因在伊宁巴伊克勒女子监狱被拘留期间患上的不同疾病而死亡。伊宁位于哈萨克斯坦附近的伊犁河流域上游。 监狱消息人士称,这三名女性因“宗教极端主义”罪名被监禁。中国当局认为的此类罪行包括祈祷、持有《古兰经》或学习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 尽管无法提供有关她们死亡的细节,一位了解监狱情况的消息人士和该村派出所的一名警员告诉自由亚洲电台维语组,这对姐妹——33岁的麦丽开和近40岁的麦尔兹耶,来自伊宁的阿劳斯坦村。 监狱官员称,她们都被判处 12 年徒刑。 与其他接受本报道采访的人一样,这位因担心遭到报复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向自由亚洲电台透露,2017 年新疆当局开始大规模逮捕维吾尔族和其他突厥少数民族后,巴伊克勒女子监狱就建立了。 知情人士并称,该监狱关押着至少 10,000 名来自偏远西部地区不同地方的囚犯,这个数字非常高。 在另一次采访中,一名警员也证实,巴伊克勒女子监狱至少有 10,000 名囚犯,并表示,由于该设施的强制性“教育计划”,许多被拘留者的健康状况恶化,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或存在健康问题的人。该官员没有详细说明“教育计划”的内容。 2017 年和 2018 年被中国政府关押在“再教育”营的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报告说,他们被迫唱政治歌曲、学习普通话并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讲话。 消息人士称,自巴伊克勒女子监狱成立六年以来,特别是去年,被拘留者的健康状况显着下降,拘留期间死亡人数增加。 当自由亚洲电台联系到监狱一名负责医疗事务的工作人员时,证实姐妹俩在获释后死亡,并将有关她们死因的进一步问题转给上级回复。 这位较高层官员表示,一位名叫阿伊夏姆古丽(Ayshemgul)的老年妇女正在服刑九年,她与姐妹俩在同一周“死于高血压和癌症”。这位官员表示, “她出狱后不久就去世了”。 这位在监狱工作了八年的医疗事务官员表示,只有病情严重的被拘留者才会被转介给医务人员。 她说,每周约有 20 至 30 名被拘留者需要在监狱内外接受医疗护理。她告诉自由亚洲电台, “我每天都会看到三到五个生病的囚犯。 我接到报告,他们告诉我他们的痛苦。 ……我主要治疗重症患者。” 来源:RFA

Read More

台北 — 以哈战火纷飞,全球市场屏息以待,惟恐以色列宿敌伊朗或黎巴嫩参战,扩大战局对全球经济的冲击。相较于美国奔走斡旋停火,中国则坚持所谓的“中立”表态,但市场观察人士说,中国对以色和哈马斯(Hamas)其实都不支持,急于拉拢的只有阿拉伯国家,因为中国是中东最大的石油买家,而中东也跃升为包括武装无人机等中国货和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出口市场。 他们说,中国先商后政,恐坐收战火的渔翁之利,虽然其在中东的地缘政治份量仍难比肩美国,但已是“第二号老大”。 以哈冲突进入第11天,战火仍局限在以色列毗邻的加沙地带,未见扩大。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战火除推升原油价格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限。 不过,他们对中国在中东厚植经济实力多年,或可趁势推升地缘政治影响力,来左右中东局势,看法则不一。 中国是中东进口原油大户 中国在中东拥有哪些经济利益呢? 首先,中国是中东最大的石油买家。据中国统计局9月中旬发布的最新统计,中国1-8月进口约3.79亿吨原油,约占全国总耗量的73%。另据中国石油新闻中心3月底发布的统计,中国2022年全年从中东进口2.72亿吨原油,约占进口石油的53%,中国全年石油消耗的三分之一。 换言之,中国去年每消费三桶原油,就有一桶来自中东。其中,前五大进口国中,沙特和俄罗斯的市占最高,伊拉克、阿联酋和阿曼分占第三-五名。对于这五大国而言,中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大的出口目的国。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院院长林伯强说,以哈战事对中国进口原油的供给冲击可控。 林伯强告诉美国之音:“对中国的石油进口应该还没有明显的影响,目前这个还是相对可控的。油价显然高了,这个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它(中国)进口目前在70%以上,所以这70%以上的(原油)都得付更高的价格。” 以哈开战期间,兰特原油价7日-17日10天内从每桶84.43美元涨至90.14美元,涨幅6.7%。 中国原油供给无虞? 位于台北的政治大学国家关系学院教授洪美兰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同意,只要以哈战事未扩大,中东的原油出口不会受到立即性的影响,中国也有替代来源,例如俄罗斯,虽然议价空间收窄。 洪美兰说:“如果真的有压力,中国还是有其他的进口国,比如说,从俄罗斯那边进口,只是它(中国)跟俄罗斯失去了议价的空间而已。” 据路透社10月11日引述油轮跟踪咨询公司Vortexa 和Kpler的数据分析,中国今年1-9月透过海路,从被国际制裁的俄罗斯、伊朗和委内瑞拉三国进口的原油量创历史记录,达每天276.5万桶。 报道称,中国购买的委内瑞拉原油比同级的哥伦比亚卡斯蒂利亚原油价格每桶便宜10美元,伊朗原油则比阿曼原油每桶便宜约15美元,总结下来,中国这九个月省下百亿美元的资金。 不过,林伯强反驳称,中国受到管线等基础设施的限制,也有合同价,不可能多买到便宜的俄罗斯原油,俄罗斯也不可能卖,至于从伊朗买到的原油,他则称不了解。中国政府也未曾正式承认从伊朗进口石油。 政治大学的 洪美兰分析,各国的长期供油量确实签有固定合约价,但短期的进口价则依市场波动,透过海路运输的进口油可能是中国的短期采购,属于战略能源的储备。 中国货销往中东市场 除了石油供给,中国也是阿拉伯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外销至中东的制品包括电子消费产品、机械产品、甚至华为的5G网络也受到沙特、科威特、阿联酋、巴林和卡塔尔等五大海湾地区国家的青睐。 据官媒新华社9月底的报道,中阿贸易额从2012年的2224亿美元,1倍增至去年的4314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中阿双边贸易额持稳增长,达1999亿美元。 中东地区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据点,据美媒电子报《The Wire China》10月15日引述上海复旦大学的统计数据报道,中东地区的基础建设项目签署案占2022年一带一路全球项目总值的23%,包括沙特就签有《2030愿景计划》,以减少对石油收益的依赖,鼓励新创、开放外资限制,包括和中国的华人运通汽车公司投入56亿美元,合组电动车合资企业。 先商后政 中国靠经济实力推升地缘政治力? 政治大学的 洪美兰说,全球减碳浪潮不断,中东产油国确有经济转型的急迫感,因此,中东市场涌现中国货或中企合作案的商机,不过,中东国家还有其他进口替代来源,形成和中国制品的竞争,尤其是卖进中东的无人机或5G网络,中东客户多有资安的顾忌,在此前提下,她认为,中国在此区的经济实力没有大到可以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来左右中东局势。 洪美兰说:“华为或者无人机这个部分,中国好像有一定的实力,但是中东国家也会有一点忧心。像5G,欧美国家、还有很多国家都会很担心,你的软体会窃取我的国家一些机密之类的。这个部分会让中国想要去拓展中东的市场 ,反而会有一个不利的基础。” 不过,一位不愿透露全名的孙姓汽车零件出口商告诉美国之音,他30年经营中东市场的经验是,中国在此区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否则不可能在3月促成沙特和伊朗恢复建交。他说,美国的中东势力仍在,但已不是唯一的老大,中国已是“第二号老大”,除了沙特为维持在中东的领导地位,得看中国脸色外,受到制裁的伊朗几乎所有民生物资都依赖中国进口。 中国占尽美国制裁的便宜 他说,中国占尽美国制裁的便宜,和伊朗和巴西交易都用人民币,人民币在此区已越来越吃得开。 他认为,此次以哈战争打不久,因为背后金主伊朗的经济并不好,不可能持续金援哈马斯、黎巴嫩的真主党和约旦河岸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再加上这些组织和伊朗至今都很节制,可能被迫坐视以色列将加沙居民往南赶,并将加沙北部据为己有。 至于中国,他说,这次其实既不支持以色列、也不支持哈马斯,真正讨好到的只有阿拉伯国家,因为他们才是中国的利之所在,而且以哈战事若扩大,对美国没好处,但中国反而坐收渔翁之利。 中国卖到中东的军备已急起直追,而且不少中东极权国家担心若受到美国以人权恶化为由,拒卖武器,将可转向中国采购,尤其是武装无人机的采购。 据《The Wire China》引述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的统计指出,自2012年以来,59%的中国无人机都是销往中东和北非地区,包括沙特于2017年买了50架翼龙II武装无人机。 中东战火密集,武装无人机的运用非常普遍,而中国制无人机刚好填补了中东的市场空缺。 中国制无人机飞入中东战场 夏威夷太平洋论坛(Pacific Forum)位于新加坡的分析师亚历山大·尼尔(Alexander Neill)表示,中国曾有规避制裁,向伊朗和沙特出口导弹系统的纪录,但武装无人机仍是很敏感的采购,美国对中国向中东政府出售的任何攻击性军武都会保持警戒,也会透过中东的盟友来介入,但中国制无人机的确在中东受到青睐。 尼尔告诉美国之音:“对中国来说,无人机出口市场确实快速发展。中国制(无人机)有各式的精密平台,具备指挥、管制、监视和侦察功能,当然还有武装无人机,我想,很多不同的中东买家应该很感兴趣。” 他透露,十五年前,以色列就曾出售敏感軍事武器給中國,包括军用雷达和無人機科技等,直到美国介入管制并限制对华出口军事技术,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也才和缓,因此,未来基于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中国在出口军备到中东时应会比较谨慎。 位于中国河北的金融学者贺江兵则批评中国“恩将仇报”。他说,中国的“辽宁号”航母是1983年乌克兰造船厂的半成品,以色列也曾在中国面对欧美的武器禁运时,提供中国军工援助、淡化水、甚至农业科技,但中国在俄乌战争、以哈战争都站在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对立面。他担心,中国得罪以色列,换取阿拉伯国家一致对抗西方的结盟并不明智。 贺江兵告诉美国之音:“跟西方对着来的(阿拉伯国家),它的意识形态(和中国)并不一样,治理的结构、体制完全都(不一样),就是一盘散沙互相在抱团取暖。” 他批评,中国只志在当亚、拉、非地区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已经与全世界文明国家,包括欧洲各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甚至印度越来越背道而驰。 来源:VOA

Read More

周一将在澳大利亚亚洲协会发表演讲、探讨中国经济发展轨迹的中国欧盟商会名誉主席伍德克表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终结,因为习愿意以牺牲增长换取意识形态。 不过,他不认为这将导致习近平对台开战。尽管习近平不断威胁要控制台湾,必要时不惜动用武力。伍德克认为习近平发动战争的风险和成本太大,因此,他“在台湾问题上并不着急”。 这位自1997年以来一直在中国工作的商界领袖在北京接受Zoom采访时说,“我真的不认为台湾会发生任何军事冲突,我在这里听到的一切都太理性了”。 伍德克说,“习与普京不同,他不会去赌博。他想要安全和可控的安全,而发动台湾战争则适得其反。” “我猜他不会犯错,不会走上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所看到的会带来意外后果的道路:发动战争很容易,结束战争并赢得战争却非常困难。” 拜登政府一直在努力平息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但中国拒绝重新设立一条供两国军队使用的热线,以防止小规模冲突或意外升级。 习近平抵制了周末在邻国印度举行的G20峰会,这是对东道国和非西方结盟国家领导人竞争对手的严重冷落。 西方外交官认为,这是中国阻挠多边努力就全球关注的问题(包括乌克兰战争和气候变化)达成共识的又一例证。 当被问及是否有人能说服习近平采取更加合作的姿态时,伍德克说这是不可能的:“不,我认为国外任何人都不可能影响他,因为这个人已经决定担任一切事务的主席,并由他作出决定。” 谈到中国经济胁迫政策导致西方国家采取去风险对策,伍德克表示坚决支持欧盟寻求降低中国风险的决定。他指出中国“外国投资明显放缓”,去风险化已经发生。他认为,“中国是去风险大师,他们用了15年的时间叫我们如何试图去降低欧洲和美国的风险。” 伍德克对『悉尼晨报』表示,习近平渴望全面控制将导致中国经济陷入困境:“中国不得不忍受更低的增长预期……这个领导层愿意为了意识形态而牺牲经济增长。” 来源:RFI

Read More

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雄厚的资金,一向对德国企业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但毕竟中国政治正在同西方渐行渐远,继续向中国输出技术,很有可能对西方国家构成威胁。 (德国之声中文网)《商报》发表评论称,北京正在进一步推动技术领域的军民融合,有鉴于此,德国政府应加强对敏感技术对华出口的监控。这篇题为《危险的对华技术输出》的评论写道: “就宏观层面而言,对华技术输出的性价比并不理想。这类交易甚至会在特定情况下对德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 因为多年以来,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一直大力推动所谓的军民融合战略,即取消军用和民用技术间的界限。 即便一个中国投资者购买德国产品或德国技术纯属为了民用目的,但一旦强大的国家机器要求将这种技术用于扩充军备,中国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敢违背上方的意愿。网络运营商获取的数据,情况也大致相同。 此外,中国政治制度的特殊性也不容忽视:《中国制造2025》等计划明确给出了企业发展和投资的方向。” 评论指出,中国在南中国海表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扩张性。台海局势也在不断激化,任何人都无法排除中美围绕台湾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有鉴于此,德国有关当局在对华技术输出的问题上应当慎之又慎。当然,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一方面,为了获取新技术,中国在不断变换花样,德国的审核制度则漏洞百出。另一方面,德国相关部门也没有足够的人手进行必要的审核。 与此同时,审核人员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批准通过非敏感技术的输出,以免给德国经济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不仅仅是德国,整个欧洲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这种挑战只会变得更加严峻。” 中国居高不下的青年失业率正在成为棘手的社会问题,青年一代的不满情绪正在与日俱增。奥地利《标准报》写道: “中国共产党试图淡化(青年失业)问题的严重性,并拒绝为此承担责任。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表示,大学毕业生应当学会’吃苦’。 今年三月,共青团呼吁年轻人’脱下西装,卷起袖子’到农村大展宏图。要求大学毕业生去农村从事体力劳动。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所主任曾锐生教授表示:’毛时代,年轻的习近平曾被送往农村,因此,他对下乡有种怀旧情节。’但下乡对21世纪的年轻人即没有吸引力,也解决不了问题。曾锐生表示,只要习近平不放弃其意识形态幻想,不面对现实,他的政府就无法解决高失业率问题,甚至会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他表示,现在政府就在隐瞒失业的实际情况,因为公布实情,并不符合习近平的利益。” 来源:DW

Read More

(德国之声中文网)耶伦是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第二位访问中国的阁员。访华4天行程内,耶伦与中国高级官员进行了约10小时的会谈。评论一般认为,同不久前访华的布林肯国务卿一样,美国财长耶伦的此次访华之旅也未能为双边关系带来突破。正如她自己所说,”没有一次访问能在一夜之间化解我们的挑战。但我期望此行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有弹性、有成效的沟通管道”。 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肯尼迪(Scott Kennedy)说:”会面本身就是成就,而不是具体议题取得共识。我们的着眼点是,美中双方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几乎没有过沟通,双方的不信任和嘲讽的程度已积累到很深的程度。” 他表示,在疫情、关税、国家安全、贸易限制和在华美企面临困境等问题背景下,美中之间存在很多分歧,而耶伦仍然能够与何立峰等中国官员进行文明以及颇具实质性的讨论意义重大。 中国颇具民族主义色彩的《环球时报》通过采访专家评述道,”从耶伦的总结可以看出,她对中美关系的认识总体上是务实理性、客观冷静的,有作为经济专家的独特见解和平衡视角。”该报的另一评论则写道,耶伦访华”总结起来给了外界一定的积极预期,然而这样的预期又像风中的烛火一样,不仅微弱而且存在不确定性。实事求是地说,对中美关系而言,外界的整体悲观预期并没有改变,认为耶伦的访问几乎不会改变两国经济关系的轨迹,也难以推动中美关系的实质性改善。” 路透社报道,一名陪同耶伦访华的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形容这次访问是”相互尊重、坦诚和建设性的”,”她受到了热情接待”。 这名官员透露,耶伦周六(7月8日)与中国副总理何立峰的会晤原定两小时,但他们谈了5个小时,之后还都出席了”友好” 的晚宴。 同何立峰的这场会晤开始时有一个细节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耶伦同何立峰握手时多次鞠躬,而中国东道主人则挺直站在那里。有媒体以及社媒称,耶伦在北京施大礼,向中国官员三鞠躬,让美国丢脸等等。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葛来仪(Bonnie Glaser)在推特转发了相关视频并表示,”我希望有人能够告诉美国官员,他们同中国官员握手时应该挺直胸膛”。 看耶伦能否放松对中国的关税惩罚 贸易问题专家在会后表示,目前尚难看出华盛顿和中国政府将如何达成妥协,双方举行对话是最佳途径。 全美外贸委员会(National Foreign Trade Council)主席科尔文(Jake Colvin)表示,”我认为耶伦的基调是正确的,美国政府和企业应为降低风险和实现供应链多样化做出努力,同时美中两国仍需保持重要的经济关系,两者之间耶伦找到了平衡。” 位于香港的Grow Investment Group首席经济学家洪灏表示,一个可能的结果是,美国放松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部分惩罚性高额关税,”耶伦对美国下一阶段4年的关税审核有发言权”。 但科尔文则认为,随着2024年总统大选的临近,如果中国不采取对等行动,拜登政府单方面放宽关税或其他限制措施,这在”政治上将是难以推动的”。 扮演红脸的耶伦成功了 德国时评人Goerlach认为,在目前世界格局的框架下,耶伦访华是一个”全面的成功”,”她同中方会谈伙伴一道让沟通渠道起死回生”。 他还认为,耶伦同布林肯国务卿前后脚访华事实上在上演一场红白脸双簧剧目。”布林肯扮演’红脸’,耶伦扮演’白脸’,这意味着,布林肯的难度更高,必须在北京陈述国安等议题,而耶伦则代表理智的声音,主张合作和共同贸易。” 来源: DW

Read More